網易汽車1月29日報道 現如今,隨著網絡的普及,互聯網一詞已不再新鮮,互聯網廣告公司也星羅棋布,迅速發展,上演混戰,而在這片戰場上,資源的整合起著決定性作用。眾成就從2006年進軍網絡品牌營銷推廣領域,利用更全面的系統用整合策略為客戶實現利益最大化,先后成功為海爾、海信、福特、光明、農夫山泉、王老吉等眾多汽車、快速消費品牌成功提供互聯網營銷服務,并依托眾多優勢互聯網資源,以客戶品牌內涵為支點,以靈活多樣的數字化手段,撬動廣大受眾群體的參與熱情,提升客戶品牌的網絡體驗,創造迅猛成長的營銷價值,成就網絡時代的偉大品牌。如何依托眾多優勢互聯網資源,以客戶品牌內涵為支點,以靈活多樣的數字化手段,撬動廣大受眾群體的參與熱情,提升客戶品牌的網絡體驗,創造迅猛成長的營銷價值。帶著這個問題,本刊采訪了眾成就廣告CEO李映紅。
廣告導報:請介紹一下眾成就廣告目前的基本情況?
李映紅:基本以事業部形式來進行管理不同方向的業務,在業務方面又有十個業務部,不同方向管理,其中央視代理仍是重頭戲,十個業務事業部加上直接的業務支持部(數據、客戶、購買等)和間接的業務支持部門(財務、行政、人事等),然后進行統一管理。
基于以前給央視的經驗和對客戶的經驗,綜合營銷服務的目的,通常在品牌宣傳的基礎上,增加品牌分享和內容管理服務,同時也增加相應的銷售方面的服務,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的業務板塊逐步增加,比如數字推廣、品牌分享和內容管理(包括微博、社會媒體等領域)、內容營銷(如廣告植入、定制節目等);介于電視和互聯網之間的關系,還專門成立一個事業部——在線視頻;同時也非常關注手機營銷。移動互聯網的內容,在這種形式成立這種公司,目標是是希望給廣告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從央視代理到互聯網到全媒體服務到電子商務領域,所以這是基于給客戶一個綜合服務的考量。過程發展很快,從年初到現在團隊建設到位,在核心的管理,人才招聘方面有很大的進步。廣告行業的核心就是人才,一定要有相應的人力資源加上客戶資源。
廣告導報:互聯網業務現在走到哪一塊了?你們的特點或優勢在哪兒?
李映紅:互聯網的業務在這個圈子里是一個中型規模,希望在兩年之內在互聯網板塊上成為一個大型的互聯網廣告代理公司,這也是個需要挑戰的目標。眾成就的互聯網業務已經有一定的底子,只需要行業給一些機會。互聯網的業務是綜合性的,無論是在內容分享和管理、媒介代理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礎,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大小方面都有參與,而優勢也正在于此,因為我們的系統相較于其他互聯網廣告公司更加全面,資源整合度更縝密,有媒介策略、媒介購買、品牌分享(互聯網內容營銷)、視頻臺網研究部門、視頻內容支持部門、搜索營銷和創意設計等各個支持部門;我們的服務精神更加到位,利用整合策略和媒體關系以及對媒體的把控度來保證客戶的每分錢都用在實處,并看到成效;而我們選擇媒體的渠道也是多樣化,既有常規的垂直門戶和視頻也會利用新興媒體如社交網站和電子商務等平臺,通過各種渠道更好的完成購買媒體、自有媒體和獲得媒體這三類媒體的有效結合。
廣告導報:您對手機媒體有什么樣的看法?
李映紅:還是扮演一個廣告代理的角色,給客戶提供最好的在移動互聯網平臺上進行營銷的機會,我們至始至終都是立足于給客戶服務,并不是立足去發展媒體,這是和現有的廣告公司最大的區別,現在的廣告公司做的其實不是廣告公司的事,而是承包媒體或是承包資源,而這在眾成就是不會涉及的,我們是純的廣告代理,做法跟國際廣告公司幾乎一樣,是一家典型的國際型的廣告公司模式,以中立的角度的給客戶推薦有效的媒體資源,但并不擁有。我們一直趨向這種模式的,雖然更難但更有效,做廣告公司應該做的事。
廣告導報:現在很多廣告公司集團都喜歡和大學進行合作,您對這種趨勢有什么自己的見解?怎樣看待這種模式?
李映紅:廣告業打的是人才,而現在廣告業急需的就是人才,所以未來的人才招聘不可能面向同行挖人,這樣不但把工資炒高對廣告公司好處也不大,雖然現在并不排除短期內沒有公司之間挖人的現象,但這不能解決廣告業未來長久的人才需求,未來廣告人才的需求肯定是來自高校,我們不但要面向北上廣的高校,還是面向二線城市的高校,從高校里去挖掘人才,并希望除了校園招聘還有一些深入的共同培訓方面的措施,比如共同設立一些課程或開展一些活動等,培訓高校生對行業來說也是做貢獻,擴大了人才資源庫,本身公司的機會也會增加。
廣告導報:眾成就的發展規劃和遠景是什么?是否開始考慮上市?
李映紅:上市不是一個終極目的,只是一個手段,希望把三人行打造成國內第一流的廣告公司,包括第一流的客戶、一流的員工、一流的操作系統,這些我們正在謀劃中,所以我們在組織構建業績、流程各個方面做過很多充分的調整,而在今年會上市一個很大的業務系統——計算機的管理系統,要用半年的時間走完4A三到四年的路。我們懷著一個遠大的理想,就像我們的口號“成就偉大品牌”,這始終是我們一貫的宗旨。希望當某些中國品牌成就為偉大品牌時,當中有三人行付出的汗水和努力,這是我的經營理念。我認為三人行未來發展的前景會更光明,發揮的空間也會更大,希望給所有的廣告人提供一個不同的職場發展。
我的理想是成為中國大型的廣告公司,當中國出現一些像英國的WPP和美國的宏盟集團那樣的廣告公司時,我希望三人行就是其中之一。
廣告導報:您曾經是任職于默多克新聞集團和宏盟集團,這次為何選擇加入眾成就廣告?
李映紅:從職場的角度講,我在默多克和宏盟兩家集團已經沒有上升的空間,在那兩家集團我已經處于決策者的位置,在往上就是到亞太地區和總部任職,但我想留在中國工作,因為我看重中國的未來市場,中國文化產業現在是一個發展起步期,未來的文化產業的潛力非常大。中國客戶已經非常成規模了,這些客戶也逐步會走向國際化。留在國際企業將來只會是一個看客,而留在中國將會是一個選手。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力量組織好跟著客戶的步伐發展,未來是不可限量的。從個人的角度講,有三個原因,一是三人行的基本經營情況比較讓人滿意,而他們的態度也很坦誠;二是三人行的客戶層次都比較高,客戶資源靠譜;三是和他們創始人胡棟龍志同道合,志趣相投。
廣告導報:您在新聞集團的用人觀很有特色,那么眾成就廣告的用人觀是什么?您對廣告業有什么切身感受?
李映紅:用人觀是前后一脈相承,在新聞集團的用人觀是受默克多,到了宏盟集團是延續前面的用人觀,我對廣告行業的用人觀就是看一個人的態度和潛力,在廣告這個不分技術含量的行業里,態度和潛力高于一切,比如碰到困難是想辦法解決還是找領導訴苦,能不能非常積極的想辦法解決問題就是決定一個人在這個行業里成敗的關鍵,核心重點是積極向上,最怕的是思想禁錮,太過于堅持已見,哪怕所堅持的是錯誤的。
我認為廣告行業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職業,而且發展速度特別快,接觸的面也特別廣,讓人充滿激情,永遠有新的挑戰。